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2501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当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企业的环保工程进行革新改造,并能进行环保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环保设备设计、电工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工艺设计、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应用、专业外语、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系统工程与优化、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噪声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导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环保、化工、冶金、能源、交通、轻工、医药、农业、军工等行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国内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环境工程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专业代码:082502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规划与管理几个主导方向的专业课群,如水质工程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管理学、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仪器分析、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环境质量评价、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微生物学、排水管网工程、化学与生物文献检索等,并辅以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环境管理部门、设计院、市政部门、环保公司、科研单位、高校等从事管理、规划、设计、施工、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就业范围广。

环境科学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82503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0–20周。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除少数人进入研究生层次继续深造之外,大多数人进入各级环境理论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担当研究或咨询人员。在大气、海洋、交通、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领域均有广泛分布,在对污染治理、环境规划、人口问题等重大课题上发挥骨干作用。其工作性质涉及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方面。

环境生态工程

  专业名称:环境生态工程

  专业代码:082504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成为适合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环境学、生态学导论、湿地生态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景观生态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学、环境工程学、保护生物学、产业生态学、环境生态规划与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0–20周。

  就业方向: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设计研究院所、环境工程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保产品开发以及教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专业毕业生还可报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环境管理、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等专业研究生。

环保设备工程

  专业名称:环保设备工程

  专业代码:082505T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系统的环境工程与环保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交叉学科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环境工程领域既能够从事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操纵与维护以及设备功能的改进和完善等方面工作,又能够从事环保设备的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该专业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具备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操纵与维护、设备功能的改进和完善、环保设备的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拓展课程学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实习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保护

  主要课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环保产业概论、识图与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化工原理、电子电工技术、工程CAD技术、环境监测、实用废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保设备与应用、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和造价分析、水电工程概预算、环保产业运营、环保设备选用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业安全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水泵的运行与维护管理、设备保养与维修技术、电机原理及其运行与维护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环境工程、设备制造及其相关领域科研院所、企业从事产品的设计、制造、研发和环保工程建设与管理,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资源环境科学

  专业名称:资源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82506T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生物学和生态环境学,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的实践能力,能在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前沿承担创新研究和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资源、资源开发、有效保护环境,以及资源环境管理规划的基本技能。

  主干学科:资源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仪器分析、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自然资源学导论、普通地质学、测量与地图学基础、土壤学、土地资源学、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生态学、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资源法规与管理、环境资源区划与规划、遥感概论、环境资源信息系统、植物营养学、环境资源分析与农产品检测、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可从事资源和环境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各级农业、环境、资源和生态等行政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肥料、灌溉和绿色食品等企业,从事技术工作。

水质科学与技术

  专业名称:水质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2507T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化工、材料、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等学科宽厚的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各个工业领域的水质控制技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具备水处理工艺、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水质科学研究、水质工程规划、水处理系统设计、水质监测与控制、材料保护、水处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以及在相关企业从事生产运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主干学科:水质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质科学基础、水化学、水生态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原理、水处理、核电站水质工程、水污染控制、材料保护、水质分析与监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处理设备自动化、水处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通过免试或考试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也可在电力、环境、市政、石油、化工、核工业、冶金、军工、电子、生物、制药、造纸、食品和饮料等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施工监理、经营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