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及历史

大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今天的大学是以往大学的延 续,是走向未来大学的起点。认识大学发展的历程,对于加深理解高等教 育规律、自觉地把握现代大学发展趋势,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大学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发展的产物。在外国,最早的大 学是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成立的雅典大学,这是在欧洲第一次正式使用大 学这个名称来命名高等学校。大学的前驱尽管源于希腊,但更准确地说, 它是欧洲中世纪特有的产物。换言之,近代大学肇始于欧洲中世纪。其标 志是12世纪创建的5所大学,即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和萨勒诺大学、法国 的巴黎大学和蒙比利埃大学以及英国的牛津大学。欧洲很多国家的近代高 等教育体系都是在中世纪大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但在中 世纪这些“大学,,都带有宗教色彩。只有在文艺复兴运动以后,随着资产 阶级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的诞生,近现代意义上的以 科学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近代大学才开始产生。1694年,勃兰登堡在弗雷德里克开办了体现虔诚派教育思想的大学——哈雷大学。它引起了大学 科目和方法的完全改变,并且第一次确立了学术自由的原则。哈雷大学及 后来创办的哥廷根大学(1737年)和埃尔兰根大学(1743年),推动德国 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史称“德国新大学运动”。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真正使“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并影响了各国大 学办学模式的,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时任普鲁士教育大臣的威廉•冯•洪 堡于1810年10月6日创办的柏林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的诞生,宣告了中 世纪大学的终结。建校伊始,洪堡就反复强调,大学教授作为传递、研究、发展与创新知识的核心力量及学生学业与个性发展的指导者,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治理大学、繁荣大学的主导力量。他要求教师必须开展科学研 究,也鼓励学生参与研究。这样,大学通过科学研究来产生新的知识,再 通过教学把这些知识传播出去。他十分强调“学术自由”,注重学业成就。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洪堡确立了他彪炳史册的“大学理念”,即大学自治、 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学理 念,对后世大学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我国大学的历史发展

在我国,大学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公元前15〜16世纪 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大学,时称为“右学”,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大学”。战 国时代的齐国,在稷门下设立了一所私学,名曰“稷下学宫”,被称为中 国古代最早的“私立大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太学”,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正式大学的开端。我国近代大学的创设,肇始于第 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95年由盛宣怀奏议、光绪帝批准的天津中西学堂头 等学堂是我国近代开办的第一所具有大学雏形的高校。1898年由清政府在 维新运动中孕育、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则是我国近代由政府正式开办的第 一所学科完备的公立大学。据统计,至1947年,我国已有高等学校 202 所。

就中国而言,直到19世纪末我国才出现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里,我国传统的大学存在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科举制 度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翰林院、国子监、太学;二是由民间学术大师 主持的书院。前者始建于隋朝,完善于宋朝,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 书院刚开始时只是一种藏书楼或学者们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步 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脆弱的学术自由,其中 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宋朝初期名扬四海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作为长期在书院讲学的儒家大师朱熹,一方面他的学说与新兴的独立自主的书院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正是他的学说为在科举制度中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家经典提供了基础。由此可见,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管是科举制度中的翰林院、国子监、太学,还是由民间学术大师主持的、有一定学术自由的书院,都与欧美大学享有的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 无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中国传统的大学尽管与欧美大学享有的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无缘,但它却既促进了我国灿烂的古代历史和文化 的发展,也维护了当时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当然正如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和宗法等级制度应当一分为二地看一样,我国传统的大学精神也有糟粕,必须随着社会的前进进行必要的革新。

我国近代大学制度起始于京师大学堂,并经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实践得以建立。应该承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国近代大学制度是一种舶来品,而作为大学制度根基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又与我国的学术传统有很大差别。大学制度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被引入我国,虽然有识之士力倡 自由和自治的理念,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终究没有完全扎根于中国文化 的土壤中。

中国共产党创立以后,为了适应革命和战争需要,也特别开办了各类 型的革命大学。1921年8月,毛泽东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1922年10 月,邓中夏等人创建了上海大学。1933年8〜11月,江西苏区先后创办了国工农红军大学和苏维埃大学等。1937年1月至1941年7月,中国共 党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中国女子大学、延安大学等。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华北大学、华东大学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高校院系调整。通过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新型体制,人民政府妥善地接管并逐步改造了旧中国的公立和私立大学。1950年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2〜1953年,全国大规模的高校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改变了旧大学的布局和结构,增加了工科、师范的比重。调整后的本科大学依苏联模式分为三类:文理科性质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多科性院校、单科性院校。十年 “文革”期间,我国高等教育遭到巨大挫折,不少大学被撤、并、迁、散;1976年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大学也获得新生。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上了健康、快速、高效、信息化 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并相继在招生制度、分配制度、投 资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 整与改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 教育法》的颁布使大学进入了法制化轨道和改革开放的快车道。

在21世纪的今天,影响和制约大学制度变革的内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到来、网络技术对大学的冲击,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革对大学制度的挑战。所以,越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需求,越应该夯实大学制度的根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建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其 关键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从大学制度上说,就是必须坚持政府通过现代大学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运作的宏观管理和学校党委对现代大学的领导制 度。由此可见,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应当是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和学 校党委领导下的以学校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为基本特征 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和现代大学办学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贯彻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