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确立目标 ===== 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作为高等学校培养对象的大学生,要随着时代发展确定自己新的奋斗目标。那么 ==== 学生到底应该怎样确定新目标呢? ==== === 1.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 === 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选择目标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应该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目标,把个人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自觉把社会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目标,建立合理的目标体系。 === 2.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自身的条件相结合 === 没有目标不行,目标太高也不行,人的能力有差异,优势劣势各不相同,选择目标必须考虑 身条件,全面分析估计自己的长处,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 3.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现实可能性相结合 === 选择个人的奋斗目标不能离开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比如所在的学校,所学的专业,所生活的地区,实现目标必须具备的条件等。离开了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只能是盲目地自我设计,难以达到目的。第四,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长远目标是在无数个近期目标实现的积累中得以实现的。长远目标可使方向明确,动力持久;近期目标则能使动力强度提高,效果直接。选择个人的奋斗目标应注意目标设置与实现的层次性,循序渐进。 大学生入学的初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理想的间歇期。因为过去 中学时期的具体理想只是考上大学,对于进了大学会怎样、应该怎样继 续努力,缺少具体认识。因此,中学生虽富于理想,喜欢憧憬未来,但其理想目标往往变幻不定,朦胧不清。高考的压力和就业的特定性,使大多数中学生只考虑近期目标,缺乏长远目标,眼睛盯着高考,不敢或极少奢想上大学以后的事情。进了大学,高中时期的奋斗目标已变成了 现实,新目标又未确立,不少学生感到茫然、空虚,陷入“动力真空带”或称“理想间歇期”,出现松懈情绪。部分大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 产生了目的达到、松懈安逸、失去进一步前进动力的现象。在认识了大学生活特征之后,应尽快克服这一间歇期,根据专业要求和个人实际, 确立具体的新目标。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大学生走向新生活、适应新环境的首要任务。 ==== 如何实现新目标呢? ==== === 1.战胜空虚和寂寞,使人生充实多彩 === 大学生经过了十年寒窗的苦读,在激烈的竞争中考入大学,有些同学没多久就开始厌学了;还有些人过着富裕的生活,嘴里却常常说“活得乏味”;甚至有的人在功成名就后自杀。他们不是失去了目标,就是目标太高、太难。在某大学的课桌上有一首打油诗:“刚到大学想发奋,不到一年就开始混,一看书本就头发昏,是否自己真是笨?”这如果不是学生病态的大脑疲劳过度,就是一种厌学的反映。所以,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是战胜空虚和无聊, 战胜寂寞和乏味的最好办法;不断地为自己设置目标,生活就会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 2.激发潜能,提升人生价值 === 一枚普通的硬币与价值昂贵的钻石 如果都沉入海底的话,是没有两样的。只有将它们捞出来,真正使用时才会显示出它们的价值。这就是说,只有选择适合你的目标,你的潜能才能 显示出真正的价值。如果你有强烈的目标意识,你就会采取积极的、主动进攻的态度,在战胜困难中产生独特的智慧。当一个人执着地追求目标时,他的大脑很容易产生灵感和创新的构思;眼、耳会搜寻到一切与目标有关的信息,他的一切心智、潜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 3.认清未来的使命,增强紧迫感 === 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忍受一切屈辱而至死不渝;甚至有人为了实现目标而走上了断头台,他们都是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有使命感的人都有紧迫感, 他们知道人生短暂,时间就是生命,人生应当扬帆破浪,不断战胜苦难、 战胜失败、超越胜利。青年大学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为了一定的事业或目标去努力奋斗,应该为此忍受一切屈辱和不幸,应该学会珍惜自己的生 命和精力,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奉献给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总之,大学生一旦确定新的人生目标,就应该锲而不舍地为之努力,全力以赴地为之奋斗。首先,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任何一个理想目标的实现都与脚踏实地的努力分不开。必须立足眼前,一点一滴积累,不怕寂寞,严于律己。其次,应及时调整和修正目标。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也许会发现原定目标不一定完全合适,或过高或过低,故此应及时果断地调整,重新修订。最后,须充满信心,不懈努力。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会有困难和障碍,必须不懈努力,勇于排除障碍,増强自信心,满怀希望向理想目标攀登。